[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3-03 10:50:40
(舞蹈作品《走向理想国的那个人》剧照。)
赖维嘉
近日,由湖南美术馆、湖南省舞蹈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城市雷达&向梦而舞”艺术展项目之b章节——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计划·湖南站“向梦而舞”原创作品,在湖南美术馆四展厅演出。作品在光影中承载了个性鲜明的现代主义前卫艺术,与此同时又将古典主义的柔美点缀其中,带给我们一场舞蹈与影像、音乐、声音、装置等多媒体的跨界艺术盛宴。
在展厅空间中,我们跟随舞者的脚步,在5个舞蹈单元中停留,近距离地依次欣赏到《半坡》《如意》《遥》《图景》《走向理想国的那个人》5个舞蹈作品以及展厅陈列的架上绘画和装置等。
“向梦而舞”作品选题深刻而不失新颖,精选了张偲偲、洪瑶峰、彭译、唐晨、江慧5位青年舞蹈人才的优秀作品,选题涵盖了生命与成长、传统与时尚、线条与光影、选择与承担、科技与人性等方面。
作品《半坡》通过语言身体、影像、环境等共同表达处于“半坡”之上的生命状态。作品《如意》取材于湖南博物院马王堆汉墓文物中“安乐如意”元素,将让观众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感受当代文化与西汉古韵的碰撞。作品《遥》将以道具“背篓”呈现起主创彭译回不去的乡愁。作品《图景》将利用光影、长绳、影像、身体、声音等媒介,让舞者在时间之中不断切割空间,以此探讨身体言语与舞蹈形式的新的可能性,江慧作品《走向理想国的那个人》着力聚焦在通往“理想国”的路途中所受到的“反馈”下本体自我“和解”的生命过程。每个选题都蕴含着深邃的思想与人文底蕴,为人生的课题加入了新颖的注解,给观众一种厚重的人文精神体验。
舞蹈《半坡》,与传统的舞美不同,演员赤脚在泥泞中跋涉,在砂砾中前行,把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表现得淋漓尽致,那种彷徨与无助感让人感同身受。一次次地败退,一次次重来,又给人一种精神的震撼和向上的力量,很好地诠释了“向梦而舞,向舞而生”的主题。
整台作品展演构思别具匠心,最吸引我的是打破“第四面墙”的舞蹈构想,与观众的互动贯穿在精彩的表演中。如舞蹈《如意》,飘飘如仙女般的舞者先是在帘内婀娜多姿,此时隔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屏障,犹抱琵琶半遮面,让人品味到东方之舞的含蓄美学。随着帘幕的徐徐展开,舞者邀请观众进入展演区域,此时又仿佛拨云见日,观众得以一睹舞者真容。舞者三五成群,或焚香,或抚琴,或婆娑起舞,而观众可以在任何位置、任何角度去仔细品味。恍惚间,我仿佛成了汉朝的一位观舞者,享受着那一份舞蹈的盛宴,品味着远古时代的文化底蕴。该作品用当代之审美建构出一个多维又立体的空间,在交错的时间与空间内给观众带来了当代文化与西汉古韵的碰撞。这一切却并未让人产生距离感,因为这些舞蹈作品仿佛打破了“第四面墙”,让演员与观众产生零距离互动,也诠释了作品名中“如意”那一份古老又美好的祝福。
本次舞蹈作品的演员都是一些青年人,甚至包括一些在校的大学生。他们精湛的舞技与对艺术的执着的追求让我感动,他们敬业的态度也让我敬佩不已。第一部作品《半坡》中,为展现梦想碰壁,演员们都重重地往地上倒去。而第二部作品《如意》中展现的那绝美的舞姿,她们身着十分还原的汉服服饰,时而柔弱无骨地旋转,时而快速地甩出双袖,飘飘然如仙女一般,让人无不如痴如醉。
这些在新旧交融中迸发出勃勃生机的舞蹈作品让人耳目一新。舞蹈艺术家们在继承中推陈出新,新颖而不落俗套,不断拓宽舞蹈这一人类最古老艺术形式之一的广度与深度,将更丰富的主题与深意赋予其中。这些努力,不仅给人带来视觉的美感,也给人带来深层次的思索与觉醒。
责编:廖慧文
一审:刘瀚潞
二审:杨丹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编辑:廖慧文]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