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凯发平台

理论|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作者:刘松]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3-06 14:34:32

文/刘松

近几年来,由于新冠疫情暴发,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越来越多外国人士开始质疑西方发展模式、道路和制度,开始更多将目光转向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中国,聚焦中国方案,聆听中国声音,感受中国作为。今日之中国正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正处于百年前梁启超所展望的“世界之中国”阶段。国际社会不仅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越来越感兴趣,同时也密切关注支撑中国经济发展背后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很一部分孕育于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传统之中。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并将“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作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指标。

当前世界这样一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党中央提出的奋斗目标为中国文化翻译出版和国际传播提供了重要契机。中国文化翻译出版和国际传播是彰显我国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对加深世界对中国的理解、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具有深刻意义,不仅契合当今世界主题,也是我国当代对外沟通交往的现实需要。立足于新时期中国文化翻译出版和国际传播的时代语境和历史使命,聚焦中国文化海外出版和国际传播的成功个案,可以为新时期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学界普遍关心的翻译、出版和传播等重要议题提供合理性建议。

一、 加大主动翻译出版力度,提升对外传播话语权

中国文化在域外的翻译出版按照路径主要可分为借船出海和主动译出两类。借船出海是指由国外译者、国外政府或非政府机构组织(如基金会、学术团体、出版机构等)发起的翻译活动;主动译出则是由中国译者(含海外华裔)或者中国境内政府或非政府机构组织(如基金会、学术团体、出版机构等)主动发起的翻译活动。长期以来中国文化国际传播都依赖于借船出海,主动译出只占少部分。在翻译选材方面,西方译者更倾向于选择符合西方价值观的内容,有些甚至热衷于选择那些在中国被列为禁书或不符合中国社会现实的反动作品,给我国在国际上制造了很多负面形象。更有甚者,在翻译过程中,西方译者经常对原作恣意删减、篡改以及过度阐释。他们不仅一度垄断了中国典籍翻译权,而且他们发明的这一套翻译话语体系被沿用至今,致使中国哲学长期在世界哲学话语场失语,黑格尔等西方哲学家甚至作出了中国没有哲学的论断。可见,严重依靠外国人向世界介绍中国,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西强中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导致“西方主要媒体左右着世界舆论,我们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近年来,尽管我国综合国力已有了大幅提升,但是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与我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极不相配。我们亟需加大中国文化主动译出的投入力度,逐渐形成以我为主、兼容并蓄的翻译出版格局,提升我国对外传播议程设置能力。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我们虽然不能左右国际社会对我国某一事件或人物的看法和评价,但是可以通过内容筛选和议题设置来引导国际舆论关注的重点和对象。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掌握中国文化翻译出版的主动权、话语权和阐释权,在讲什么、不讲什么、怎么讲、对谁讲等问题上把握明确的政治定位和价值取向,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二、 加快精品图书品牌建设,提升国际出版竞争力

西方出版机构在很早就极为注重图书品牌的建设,通过打造一系列经典系列丛书来提升出版机构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以西方出版中国图书最多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哥大出版社)为例,其1960年推出的《亚洲经典译丛》截至2021年就出版中国典籍译本86部,是西方译介中国典籍持续最长、数量最多、门类最广、影响最大的译丛。该系列丛书凭借几十年来积累下的良好口碑已经成为欧美汉学研究者和普通读者选择中国典籍译本的第一选择。我国官方对外传播机构中国外文局下属的外文出版社在上个世纪就听取《中国文学》主编杨宪益先生倡议,效仿《企鹅经典》丛书于1981年创建了《熊猫丛书》。该丛书曾取得辉煌成就,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拥有上万读者订阅。遗憾的是,该丛书因为种种原因仅延续20年,2001年便停止发行,使得中国图书在海外失去了一块金字招牌。哥大出版社《亚洲经典译丛》的成功出版经验和《熊猫丛书》的失败教训向我们昭示图书品牌不仅会影响一个国家海外出版的市场份额,更关乎其在世界传播格局中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因此,我们应该牢固树立图书品牌意识,将原来散兵式的传播方式转变为规模化传播,通过图书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国外叫得响、过得硬、历史悠久、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系列品牌丛书,从而更好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三、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以叙事取代生硬说教

2008年新加坡华裔学者赖蕴慧(karyn lai)推出的《中国哲学导论》一书(以下简称《导论》) 通过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来介绍中国哲学,这种做法堪称是中国文化话语表达方式上的大胆创新。

作为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哲学导论》系列哲学教材的一种,《导论》亦为欧美多所大学作为哲学教材使用。该书自付梓后在西方迅速走红,先后于2014年和2017年再版,被誉为是继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后对西方影响最大的中国哲学史著作,得到了成中英和信广来等国际知名学者的大力推荐,成中英甚至还特意为该书中文版撰写序言。赖蕴慧在介绍中国古代哲学时,借助讲故事的形式,让孔子、墨子、老子等中国古代哲学家说话、让哲学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通过这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逐渐将中国哲学的核心理念缓缓呈现给读者。例如,在介绍墨子部分时,赖蕴慧先是沿着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慢慢铺开,再逐渐介绍墨子兼爱非攻的主张。再如,在介绍儒家核心思想“仁”和“礼”的关系时,她并没有急于向读者解释“仁”和“礼”到底是什么,而是通过孔子分别与曾子、子路以及颜回的一则则对话以及《论语》中的小故事来引导读者自己独立思考。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赖蕴慧不仅告诉了读者仁和礼是什么,而且也让读者意识到,原来儒家内部在看待“仁”和“礼”孰轻孰重的问题上其实也是存在分歧的。

华兹生和赖蕴慧的个案对于新时期中国文化翻译出版和国际传播具有借镜意义。尽管自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就十分重视对外传播,成立的外文局专门负责党和国家有关的书籍、报刊、新闻等对外宣传任务,经过70年的风雨砥砺,在对外传播的方式、渠道和手段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我国的对外传播话语权与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比显得相对滞后。中国声音在国际社会依旧不能得到正确传达,存在自说自话、声音比较小、有理说不清、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等多重话语表达困境。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依然存在,“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论调多年来依然不绝于耳,甚嚣尘上。特别是在新冠肺炎发之际,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借此蓄意抹黑和污蔑中国,在国际社会大肆渲染“中国起源论”“中国责任论”“中国赔偿论”等谬论,给我国国际形象造成了严重损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是中国文化的生命禀赋和生存耐……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是减少国际社会对中国误解隔阂的有效途径。过去我们在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时,功利性太强,往往直奔主题,急于向世界阐明我们的观点,再辅之以人物或叙事作为陪衬。这种枯燥的说教方式缺乏故事性、趣味性、生动性和吸引力,忽略了传播受众的接受心理和接受诉求。因此,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为此,我们需要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思想理念进行有效提炼和深入阐释,探索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使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能够让国外受众真正听得见、听得清、听得懂、听得进。

四、互联网和通信技术赋能,创新传播技术和手段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正处于大数据和5g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新时期加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仅要在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话语表达方式以及传播渠道等领域大力创新,而且也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和精准算法来实现传播技术和手段的创新。目前我国在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领域具有显著优势,移动通信技术的更新带来的是移动互联网数据传输内容和传输速率的升级,流媒体和短视频正日益成为备受年轻人追捧的新的传播载体。1985年开播的美国探索频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探索频道以纪录片的方式向全世界的观众介绍动物在大自然的生活或者全球各个地区人们的风土人情、考古发现、地标历史、历史名人、工程发明等,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发行最广的电视频道。2005年10月19日,探索频道《流言终结者》(mythbusters)电视栏目播出了“古代中国人攻城警报”(chinese invasion alarm)的特别节目,介绍了墨子的守城技术,引起了很多年轻电视和网络观众的兴趣。当下,我国移动流媒体服务商抖音和快手正在加快布局海外,尤其是抖音海外版tiktok已经风靡海外,成为现象级产品,常年位居国外各大手机应用商店下载榜单前列,2019-2021年更是跃居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全球下载量第一名。作为近些年我国移动互联网app成功出海走向全球的典范,tiktok对美国社交网络尤其是在美国年轻人产生了强大影响力,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甚至不惜以国家安全为借口紧急封禁tiktok。

由于流媒体传播具有很强的即时性和互动性,因此,我国完全可以利用我国在移动互联网、5g通信以及短视频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来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例如,美食博主李子柒在国外视频平台上的走红以及英国广播公司(bbc)在新冠疫情期间推出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都是采用短视频的方式来呈现中国文化。李子柒的短视频通过“土豆的一生”“辣椒的一生”“蒜苗的一生”等一个个美食故事,向世界诉说中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以及传统手艺,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当代女性勤劳孝顺、热爱生活、热爱传统文化的可爱形象。bbc杜甫纪录片则呈现给西方观众的不仅是杜甫这位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还有正如bbc推广词中所写的,“如果有人想通过了解中国灿烂的文明来摆脱对病毒的恐惧,就看杜甫的纪录片吧”。因此,将中国文化融入故事中,运用流媒体和短视频技术带给观众一种沉浸式、可视化、即时性和互动性的视觉体验,是提高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效果的有效可行路径。

(作者系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后)

责编:徐蓉

一审:徐蓉

二审:熊远帆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凯发平台的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凯发首页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编辑:徐蓉]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