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婷 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2024-02-10 16:38:19
年关将近,大伯家干塘了。
这口鱼塘,大伯花了好多心思。那条原来只有米把宽的长长的土堤,变成了两米多宽的水泥堤,靠湖那边的堤外还做了水泥护坡。大伯在周边种上一排柳树,时不时修缮一番。焕然一新的鱼塘,还成了村上一道风景。
春天,杨柳依依。夏天,碧水荡漾。秋天,湖光跃金。但鱼塘最美好的季节,莫过于是在冬天,在这丰收的时节。
寒冷的冬日里,听说大伯家要干塘了,这个火热的消息马上在家里的微信群中炸开了。干塘,人多力量大,十几户亲戚大家都商量好一起回老家捕鱼。
下塘捕捞前,一般需要提前两天左右放水。水位下降,巉岩壁石与黑色塘泥渐次裸露出来,受惊的鱼儿便开始了惊心动魄的凌空之舞。
而待到塘底淤泥慢慢显现,池塘宛如一口热闹非凡的锅,一汪汪水泽里,便扑棱扑棱地挤满了大大小小的鱼儿。
草鱼喜欢横冲直撞,鲢鱼急躁地在水面跳个不停,鲤鱼、鲶鱼一股脑往淤泥里钻,尾巴在外面不停晃动,把泥浆水溅得老高。
这时,家里的男同胞们穿着下水裤子下到塘里放网。大家从不同方向拉着网,慢慢把鱼聚拢。不一会,渔网里白花花的一片。收网时,因齐大腿深的淤泥,大家深一脚浅一脚走得很慢,但脸上的笑容始终没停。终于,把鱼逼到了一角。这时,鱼跃人欢,泥水四溅,抓鱼的人成了泥人,岸边上看客们笑作一团。
但一旁大伯却显得有点急切,连问“网住了鳜鱼吗?有几条?”拉了几次网,其他鱼收获颇丰,但鳜鱼只抓到三条。大伯连在岸边抽上了几根烟,看得出有点失落。
鳜鱼鱼肉鲜美,是鱼中上品,但也十分考验养殖技术。前年,大伯投放了几十条鳜鱼苗,每天割草喂鱼,日常打氧,维持水质, 精心“伺候”。就想着今年干塘,给大小十几户亲戚每户送一条鳜鱼,没想到有点“事与愿违”。
但很快鱼塘中另一番快乐景象在冲淡着大伯的落寞。家族中几个年龄偏小的孩童,也加入到“捕鱼大军”中。每人一个轮胎筏,胎中放一个大盆,孩子们坐在盆中,拿着工具在泥塘中网鱼。
“小不点”们上场,岸上的看客更起劲了,一边用手指点,一边大声笑嚷,孩子们在泥塘中被指挥得不停地打转,呆萌又滑稽。那场面,有点像电视综艺游戏节目,甚是有趣。
按照老家的习俗,青、草、鲢、雄、鲤是家鱼,属于放塘人的。而家鱼抓完后,像鲫鱼、泥鳅、虾米、河蚌等杂鱼类可以随便下塘去抓,谁抓的归谁。等池塘的鱼一箱箱装上岸,大伯轻松地手一挥,岸边街坊四邻泥塘“闪亮登场”。
这口小小的鱼塘,像是一个“乐园”,充满着无限的喜悦和快乐。
下塘捞鱼,岸上分鱼。所有的鱼集中堆放,简单冲洗下,大伯给大大小小的亲戚家按户每家送上两条七八斤的草鱼。捞上来的鱼还要分类,小鱼扔到水里继续养,留着来年再捞,“年年有鱼”,图个吉利。
中午,一顿全鱼宴大餐。帮手的人,左邻右舍,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满满几大桌。鲜美的鱼肉、各种河鲜,一家人,大团圆,家长里短,酒暖茶香。
在味蕾的盛宴里,一下便重拾了地道年味——那种浓浓的、质朴的、温暖的家的味道。
责编:王敦果
一审:王敦果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我要问